王日雄 教授 博 士 副主任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肿瘤学博士 美国UCSD Moores 癌症中心访问学者 中西医整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福建省医师协会肿瘤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福建省医师协会肿瘤学分会青委 福建省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福建省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青委 福建省乳腺癌防治联盟委员 海峡精准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瑞戈非尼的应用剂量一直是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亚裔人群对推荐剂量160mg的耐受性较差,目前大部分患者应用瑞戈非尼的起始剂量为80mg或120mg,后续可根据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和患者耐受性酌情增加或降低用药剂量。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肿)周爱萍教授团队的真实世界研究显示,瑞戈非尼120mg组患者总生存期(OS)获益最佳,可达14-16.7个月。王日雄教授分享了自己的临床应用经验:“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剂量更为保守,目前正在研究的课题是患者应用瑞戈非尼联合卡培他滨等药物治疗的非劣效性,瑞戈非尼起始剂量为80mg,联合用药的主要考虑因素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减少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延长用药时间。” 目前肠癌三线治疗药物仍在不断推陈出新,包括以瑞戈非尼为代表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等,给临床医生肠癌三线用药提供了丰富的选择。三线药物的排兵布阵需要综合患者经济状况、自身一般情况、疾病特点、合并其他的基础疾病、对既往治疗药物耐受等进行个体化选择。若患者一般情况尚可,建议优先选择抗血管生成药物。虽然此类药物并不发挥直接抗肿瘤的作用,但可以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改善免疫抑制状态,为结直肠癌患者联合免疫治疗起到很好的协同作用,且后线化疗药物再挑战的获益可能会更高。目前相关研究仍然在探索中,期待可以有更多更高级别的临床研究证据指导实践应用。 张海波 教授 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广东省中医院肿瘤科科主任 肿瘤辨证论治与精准治疗团队PI MD·安德森肿瘤中心(MDACC) 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CC) 访问教授 澳门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 广东省“千百十”工程人才培养对象 世中联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CSCO青年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肿瘤精准与整合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 主持国家科技部重大研发项目1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项目2项 广州市健康医疗协同创新重大专项1项 国际合作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 在JAMA Oncology; Science advances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 瑞戈非尼前期研究的推荐剂量为160mg,但临床实践中发现患者对该剂量的耐受性相对较差。若剂量较低,如80mg,则有可能导致药物对肿瘤的控制不足。因此,瑞戈非尼120mg用药剂量可能为相对较好的选择,在临床实践中可兼顾疗效与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平衡。瑞戈非尼120mg剂量在后续长期用药过程中调整用药剂量时也体现了灵活性,若患者几乎不产生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可以考虑将用药剂量增加至160mg;若患者药物相关不良反应较大,120mg也具有下调空间。但患者个体情况不同,应用不同剂量的耐受性也不尽相同:部分患者可有效耐受160mg剂量、部分患者即使应用120mg也会出现较大的不良反应。未来可通过研究瑞戈非尼在人体内药物代谢和药物动力学,制定切实合理的用药剂量。 瑞戈非尼不仅可以单药治疗,也可以联合局部治疗。瑞戈非尼联合局部治疗主要针对有转移灶的患者,如肝转移。目前可联合的局部治疗方案包括肝动脉灌注疗法、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消融治疗等。尤其是转移灶较局限的结直肠癌患者,即使已达4期,仍然可以采用局部治疗干预转移灶联合全身治疗的策略。 阎皓 教授 南开大学天津人民医院 肿瘤科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抗癌协会中西医结合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转移专委会委员 北京肿瘤防治研究会消化道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肺癌医学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肿瘤康复分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协会会员 主持局级课题两项,参与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及多项局级课题,发表多篇核心期刊论文及SCI文章王日雄教授:瑞戈非尼联合免疫治疗起协同作用,增敏后线化疗药物再挑战
张海波教授:药物代谢和动力学共同确定瑞戈非尼最佳用药剂量,局限转移患者建议行瑞戈非尼联合局部治疗
阎皓教授:持续且有效的血药浓度是保证患者生存获益的基础,瑞戈非尼更多机制和联合研究的探索值得期待
周爱萍教授团队牵头的单中心、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结果显示瑞戈非尼120mg组的OS最后达到了14-16.7个月。该研究数据进一步证实了在可耐受的药物有效剂量下,持续应用抗血管生成治疗对患者生存是获益的。既往,瑞戈非尼的临床用药剂量曾尝试160mg,较多患者由于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无法持续口服用药。无法长期暴露于有效药物浓度可能是导致160mg剂量组未观察到生存获益的关键因素。来自我国、日本、意大利、美国等诸多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以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均显示瑞戈非尼120mg可以使患者暴露于有效血药浓度的同时保证足够的持续治疗时间,使患者生存获益得到改善。阎皓教授分享到:“在120mg的用药剂量下,如果患者身体状态非常好,我们会考虑调整到160mg,但这部分患者占比仅有10%左右;另有一部分患者体质非常虚弱,我们会考虑将瑞戈非尼减量至80mg,尽可能让患者在有效血药浓度的覆盖下达到生存获益最大化。”
2018年以前,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可及药物非常少,临床治疗捉襟见肘。2018年之后,小分子TKI类药物陆续进入我国市场为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打开了新局面,其中,瑞戈非尼是最早进入我国并上市的TKI药物。早期应用数据显示,患者对低剂量起始的瑞戈非尼整体耐受性良好,疾病控制率可达60%左右,保证了患者整体生存获益。2019年RIGOVINO研究再次引起了全球关注,为瑞戈非尼后期机制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为后续联合治疗的开展提供坚实依据。临床中可使用的治疗手段越多,则能够给患者带来的获益也会更多。